j9九游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月12日發布《關於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從持續深化科技金融組織管理機制建設、形成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扎實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協同等方面,對做好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提出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科技創新。這為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此次《通知》進一步明確各項工作要求,推動完善有利於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環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通知》提出要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科技創新,不斷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質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
在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方面,《通知》明確,一是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在有效防控風險基礎上鼓勵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規范銀行與外部投資機構合作j9九游会,積極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模式,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融資提供金融支持。二是豐富成長期科技型企業融資模式。鼓勵拓寬抵質押擔保范圍,加快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科技成果轉化費用損失保險等險種,優化“三首”保險運行機制。三是提升成熟期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適配性。鼓勵通過並購貸款支持企業市場化兼並重組。支持保險機構通過共保體、大型商業保險和統括保單等形式,提供綜合性保險解決方案。
科技金融服務空間巨大,未來發展還有較大的潛力。根據工信部最新數據,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3萬家,此外還有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同時,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2023年披露的數據,我國已設立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超1000家。除了國有大行分支機構依據當地發展特點設立科技支行外,包括農商銀行在內的農信機構近年來也開始在區、縣進行布局j9九游会。
《通知》還要求,健全組織架構,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根據實際完善科技金融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做實專門機構,在科技資源集聚地區,規范建設科技金融專業或特色分支機構。優化管理制度j9九游会,健全科技貸款盡職免責和不良容忍機制。細化風險評審,分層分類設立科技型企業信用評價模型。強化數字賦能,推動金融業務關鍵環節向數字化j9九游会、智能化轉型發展。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設立科技支行各有優勢j9九游会。大型銀行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渠道,能夠吸引更多科技企業合作,而中小銀行的優勢在於相對較為靈活,能更快響應企業需求。
由於初創期的科創企業缺少抵押物,投入大、風險高,在加強科技金融服務的同時,做好風險防控同樣重要。對此,《通知》作了相關差異化安排。據介紹,金融監管總局針對性引導有條件、有能力的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決策、獨立審查、自擔風險,持續強化科技金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鼓勵探索完善專業化的科技金融服務組織體系,構建相對獨立的集中化業務管理機制,強化前中后台協同。《通知》還強調,銀行機構要進一步加強授信管理,提高資金配置效率,避免多頭過度授信。同時,銀行機構要做好科技型企業貸款差異化“三查”,加強科技型企業風險監測預警,強化資金用途監控,防范資金套取和挪用風險。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王天樂、李棟)買年貨、貼春聯、送年禮……進入臘月,大街小巷年味漸濃。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既是人們對家濃濃眷戀的承載,也是年度消費旺季。…
“我們要引導經營主體按照新質生產力要求,不斷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新突破。”在近日舉辦的第四屆新經濟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參會嘉賓表示,新經濟既是產業體系現代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經濟循環高效暢通的關鍵要素,促進將局部的不均衡轉變為整體的均衡。…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